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教會領導者的特質~《使徒行傳》查經筆記

「週三查經班」查考使徒行傳已經漸漸進入尾聲,在使徒行傳二十章中,保羅即將結束第三次的宣教旅程。此時,我們看見一幅動人的畫面,那就是保羅在米利都與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告別。與許多舊約偉大的領導者譬如摩西、約書亞一樣都有臨別贈言,提醒他們應該在信仰上、生活上如何活出與上帝同在、敬虔的生活。保羅在臨別時也發表了演說,提醒身為以弗所教會領導者的他們應該培養的特質。而這也成為我們省思自己,我們所期待教會領導者的特質違和?若我們身為教會的領導者~牧者、長執或同工,該如何培養這些特質呢?|

[閱讀全文]

實踐「凡物公用」的教會

根據使徒行傳第19章的記載,保羅在以弗所的宣教遇到一些麻煩,其中有猶太人反對他,更有銀匠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而引起的大暴動。在以弗所的銀匠是以「製造銀質的亞底米女神廟模型為業」(徒19︰24),他們害怕當保羅的福音廣傳,許多以弗所人信主,就不拜亞底米女神,讓他們所製造的神廟模型(神龕)乏人問津,導致影響他們的經濟。(徒19︰27)這種將自己本身經濟利益與宗教連結在一起,往往會讓宗教的本質遭受到扭曲。

[閱讀全文]

在愛中被醫治

當教會內部發生了一些紛爭、衝突,總是讓我們感到憂心,若衝突擴大時,更可能讓我們感到心碎。有人選擇離開,轉換到其他教會,甚或有人就離開基督信仰,有人感到傷心而流淚禱告,祈求上帝憐憫。無論如何,總是會暗自問自己「這是我認識的教會嗎?我所委身的教會為何變得如此呢?」確實,原本應該充滿愛的信仰群體,卻可能因為其中有不同的觀點,或對教會所決定的是有不同的意見,互相抱怨、彼此攻擊,不只失去了愛,更可能帶來彼此的怨懟、仇恨。

[閱讀全文]

心中的那一把尺~《士師記》第9章查經筆記

我們每一個人在做決定的時候,心裡總有一把「尺」。這把尺,是我們判斷事情、衡量價值、選擇方向的標準。有人用權力當尺,有人以金錢為尺,有人看重人情關係,還有人把上帝的旨意作為最終的準則。這一把尺,不但影響我們當下的抉擇,更會左右我們的人生結局。《士師記》第9章亞比米勒的故事,正是一面鏡子。亞比米勒、示劍人、以及約坦寓言中的樹木,各自心中都有一把尺。他們的選擇帶來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閱讀全文]

歷史意義

今年是馬雅各醫師來台160週年紀念(1865-2025),緬懷這位以醫療作為傳道媒介的先鋒,誠然具有意義。他以醫療看診為大門,將信仰的種子播進這片語言與文化全然陌生的土地。從打狗港到台灣府;從平地到山區,他建立的不只是醫館與教會,更是一條人與人、身與心、信仰與文化之間相連的路徑。他所展開的工作,為基督教會奠下根基,也改變台灣社會對醫療與教育的觀念。馬雅各雖然在台灣前後只有八年,但他所傳揚的上帝之愛,至今仍在發芽開花。

[閱讀全文]

每個人的旋律~《爸爸的小提琴》觀後感

2022年土耳其電影《爸爸的小提琴》是一部溫馨感人的電影,在這部電影的介紹中,寫著「這個孤兒與她事業有成但情感冷漠的小提琴家叔叔,在共同經歷喪親之痛後,以音樂為橋樑,建立起一段情誼。」這部電影一直都是我的觀看口袋名單,卻因怕挑動四年前父親蒙主恩召的情緒而卻步。

[閱讀全文]

願作世上的光/林孟鴻

「一切美好的賞賜及一切完全的恩賜是對天頂光明的源頭所賜。」雅各書1:17a)

七七歌仔戲團成立將近十年,首次在台北東門教會的禮拜中服事,於主日透過音樂分享中元節期平安的好消息。我們用最真摯的音樂,在主日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為大家分享中元節期平安的好消息!感謝中和教會聖歌隊和七七有志們,用美妙的歌聲與我們一同共襄盛舉;也謝謝教會的兄姊們,熱情邀請了近三百名親朋好友及鄰居來參加,現場座無虛席!線上直播觀看人次至今已累積了超過五百人,實在感謝主!

[閱讀全文]

以「全心傳道」為重~《使徒行傳》查經筆記

在週三《使徒行傳》查經班中,這週查考到一段耐人尋味的經文,那就在使徒行傳18:1-5中,談論到保羅在哥林多的宣教,一開始他是以「製作帳篷」為業。保羅「製作帳篷」是許多基督徒對他的印象,甚至誤以為他整個宣教過程中都是自給自足的。其實,這樣印象並不是十分正確的。從聖經的記載,大概只有在帖撒羅尼迦(帖前2︰9)、以弗所(徒20︰33-34)以及哥林多(徒18︰3)三個地方宣教的時候,他才透過製作帳篷為生。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