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積極作為中尋求指引~ 電影《情投意不合》觀後感
作者: 東門教會 日期: 2025-07-05 22:51
最近,在Netflix看到一部印尼電影《情投意不合》,是改編自印尼知名作家Habiburrahman El Shirazy所著的小說《Hati yang Dijanjikan》。這部電影除了談論年輕人的愛情以外,更是從伊斯蘭教信仰的觀點,談論「真主」怎麼去影響或帶領人的生活。除去了不同宗教信仰的背景,基督徒確實可以在這部電影中得著信仰的啟發,特別是在生命面對各種挑戰與抉擇中,在積極作為與等待上帝旨意之間如何平衡,是基督徒生活的重要課題。
這部電影的情節是從女主角妮雅拉小時候說起,除了有單純的童年生活,她面臨母親因重病而死的悲傷,幸好有男主角法伊克一家人從小到大的陪伴,讓她度過難過的童年。在她的母親死之前,交代妮雅拉和他的哥哥說「你們一定要追求自己的夢想。」這句話影響她的一生,在法伊克去到印尼首都雅加達讀書時,讓她勇敢追求自己夢想~擔任醫生而離家,一起和法伊克去到雅加達讀書。劇情從孩童時期快轉到他們兩人大學、研究所即將畢業的時期,他們漸漸實現了他們從小的願望,尤其是妮雅拉從醫學院畢業準備接受擔任醫生的訓練。
當一切都覺得美好時,情節轉向了男女主角面臨了愛情以及婚姻的考驗,出人意料之外,男主角法伊克居然捨棄「青梅竹馬」~妮雅拉,而與另一位女性~迪雅交往,他們戀情進展迅速,進而預備結婚。而女主角卻遭逢生命中最大的挑戰和打擊,她的父親當時為了醫治母親向一位土紳科斯馬先生借了錢,為了償還這筆錢又去租了一條漁船,無奈漁船翻覆欠下更大筆的債務。而科斯馬利用這樣的機會,提出交換條件,就是要村莊內第一位女醫師,也就是妮雅拉嫁給他的兒子羅傑,成為他們家的媳婦做為抵債。最終,妮雅拉被迫答應婚事。然而,這對父子卻漸漸地顯露出他們惡形惡狀,原來包括漁船的翻覆,都是他們邪惡計劃的一部分,好讓羅傑與擔任醫師的妮雅拉結婚,賺取名聲,最後能夠順利當選村長,便可以繼續魚肉鄉民。在一切伎倆被識破之後,他們被抓,也取消了婚約。
從前面所敘述的情節,似乎是一部八股的愛情片,若加入了信仰的情節,將會加入不同的元素,讓觀看者可以帶出不同的心得。在電影中,信仰的元素並沒有特別強調出來,而是在遇見各種事情的時候,身為伊斯蘭教的信徒很自然地向真主禱告,在禱告中尋求祂的旨意與引領。就如同,當女主角遇見被逼婚的時候,從小照顧她的男主角媽媽在禱告中因過度擔憂而昏倒,而男女主角在面臨各種挑戰的時候,也各自回到信仰中尋求。值得注意的是,羅傑不是虔誠的信徒,卻懂得利用妮雅拉非常敬虔,為騙取她的信任,還特意興建了衛生所,整修了祈禱所。
在劇情中,當所有的事情都有了定向,似乎無法有任何轉圜餘地時,妮雅拉、法伊克,以及發現法伊克對妮雅拉仍有情意的迪雅,在同一時間向真主祈禱,並且一致地祈求祂為他們指引前面的道路。就如法伊克去尋求心靈導師的指引,他說「真主就挑選了你的人生伴侶,如果你相信自己採取了正確的行動就不必擔心,先互相認識,接著尋求真主的指引。」在故事的結局中,在法伊克以及迪雅的婚禮裡,被揭發兩人嬰兒哺乳時期都有喝到法伊克母親的母乳,這違反了伊斯蘭教法「由同一位女性哺乳的男女被視為手足不能結婚」的規定,只能取消婚禮。意外地,讓原本就隱藏自己的情意的男女主角,最終成為佳偶。
或許,我們會覺得最後的結局過度戲劇化,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不過,若我們回想自己的過去,即使沒有那麼戲劇化,許多事情的發生卻也是常常超乎原本計劃或預期之外。在這部電影中,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即使信仰虔誠的人,都無法完全測度上帝的旨意,只能在各種不同的抉擇之中相信自己採取的是正確的行動,並在其中尋求上帝的旨意與引領。基督徒信靠上帝,並不是消極地不作為,反倒是積極地採取行動,卻保持敬虔的心,在過程中尋求上帝的指引。正如詩人所說的「他引領謙卑的人走正路,把自己的旨意教導他們。」(詩25︰9)虔誠的人不是消極等待命運的安排,而是在行動中不斷謙卑尋求上帝的指引。
這部電影的情節是從女主角妮雅拉小時候說起,除了有單純的童年生活,她面臨母親因重病而死的悲傷,幸好有男主角法伊克一家人從小到大的陪伴,讓她度過難過的童年。在她的母親死之前,交代妮雅拉和他的哥哥說「你們一定要追求自己的夢想。」這句話影響她的一生,在法伊克去到印尼首都雅加達讀書時,讓她勇敢追求自己夢想~擔任醫生而離家,一起和法伊克去到雅加達讀書。劇情從孩童時期快轉到他們兩人大學、研究所即將畢業的時期,他們漸漸實現了他們從小的願望,尤其是妮雅拉從醫學院畢業準備接受擔任醫生的訓練。
當一切都覺得美好時,情節轉向了男女主角面臨了愛情以及婚姻的考驗,出人意料之外,男主角法伊克居然捨棄「青梅竹馬」~妮雅拉,而與另一位女性~迪雅交往,他們戀情進展迅速,進而預備結婚。而女主角卻遭逢生命中最大的挑戰和打擊,她的父親當時為了醫治母親向一位土紳科斯馬先生借了錢,為了償還這筆錢又去租了一條漁船,無奈漁船翻覆欠下更大筆的債務。而科斯馬利用這樣的機會,提出交換條件,就是要村莊內第一位女醫師,也就是妮雅拉嫁給他的兒子羅傑,成為他們家的媳婦做為抵債。最終,妮雅拉被迫答應婚事。然而,這對父子卻漸漸地顯露出他們惡形惡狀,原來包括漁船的翻覆,都是他們邪惡計劃的一部分,好讓羅傑與擔任醫師的妮雅拉結婚,賺取名聲,最後能夠順利當選村長,便可以繼續魚肉鄉民。在一切伎倆被識破之後,他們被抓,也取消了婚約。
從前面所敘述的情節,似乎是一部八股的愛情片,若加入了信仰的情節,將會加入不同的元素,讓觀看者可以帶出不同的心得。在電影中,信仰的元素並沒有特別強調出來,而是在遇見各種事情的時候,身為伊斯蘭教的信徒很自然地向真主禱告,在禱告中尋求祂的旨意與引領。就如同,當女主角遇見被逼婚的時候,從小照顧她的男主角媽媽在禱告中因過度擔憂而昏倒,而男女主角在面臨各種挑戰的時候,也各自回到信仰中尋求。值得注意的是,羅傑不是虔誠的信徒,卻懂得利用妮雅拉非常敬虔,為騙取她的信任,還特意興建了衛生所,整修了祈禱所。
在劇情中,當所有的事情都有了定向,似乎無法有任何轉圜餘地時,妮雅拉、法伊克,以及發現法伊克對妮雅拉仍有情意的迪雅,在同一時間向真主祈禱,並且一致地祈求祂為他們指引前面的道路。就如法伊克去尋求心靈導師的指引,他說「真主就挑選了你的人生伴侶,如果你相信自己採取了正確的行動就不必擔心,先互相認識,接著尋求真主的指引。」在故事的結局中,在法伊克以及迪雅的婚禮裡,被揭發兩人嬰兒哺乳時期都有喝到法伊克母親的母乳,這違反了伊斯蘭教法「由同一位女性哺乳的男女被視為手足不能結婚」的規定,只能取消婚禮。意外地,讓原本就隱藏自己的情意的男女主角,最終成為佳偶。
或許,我們會覺得最後的結局過度戲劇化,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不過,若我們回想自己的過去,即使沒有那麼戲劇化,許多事情的發生卻也是常常超乎原本計劃或預期之外。在這部電影中,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即使信仰虔誠的人,都無法完全測度上帝的旨意,只能在各種不同的抉擇之中相信自己採取的是正確的行動,並在其中尋求上帝的旨意與引領。基督徒信靠上帝,並不是消極地不作為,反倒是積極地採取行動,卻保持敬虔的心,在過程中尋求上帝的指引。正如詩人所說的「他引領謙卑的人走正路,把自己的旨意教導他們。」(詩25︰9)虔誠的人不是消極等待命運的安排,而是在行動中不斷謙卑尋求上帝的指引。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