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權力或被吞喫~ 電影《緊急狀態》觀後感
作者: 東門教會 日期: 2025-07-19 17:39
印度電影《緊急狀態》描繪了印度史上最具權勢的女性總理英迪拉甘地夫人興衰起落的故事。特別是聚焦於她在1975年至1977年期間所實施長達21個月的「緊急狀態」,在這期間,其高壓統治引起不少的民怨。
甘地夫人出生在一個政治世家,在一次她與祖父的對話中談到權力,祖父告訴她說:「有權力的人就是統治者...最偉大的統治者是能克服巨大的障礙的人。」這似乎影響了她的一生,讓她站上印度政治極高權力者~總理的地位,並讓她在印巴戰爭中,即使巴基斯坦獲得美國的支持,仍展現了偉大統治者的風範,讓印度打贏一場漂亮的戰爭。
不過,一旦拿到了權力,就必須要小心運用。就如甘地夫人在「緊急狀態」時期,為了掌握權力,大規模地抓拿反對派,拘禁人數超過一百萬人。反對派政治人物賈亞普拉卡什納拉揚,在獄中寫信給她說:「我們都能看見,你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坐在老虎身上,而且不是一般的老虎,這是一隻兇猛且可怕的老虎,其滔天怒吼在全世界迴盪。這隻老虎今天吞食了印度的民主,將來你不再駕馭牠......小心,這隻老虎也可能吞食妳。」這隻老虎,象徵著「權力」,一旦放任牠恣意妄為時,最終,受傷害的不只是人民、制度,更可能傷害她自己。
即使,從小照顧她的普普爾夫人去勸告她,並告訴她一個事實:「民眾對你的憎恨正在累積。」她還說:「憎恨?我在這個國家獲得什麼?」一直以來,她為了這個國家付出了所有的時間和心力,這是事實,也是毋庸置疑的.她無法理解人民的憎恨是可以理解的。當時,印度人民並不是對她不感恩,在一幅畫作中,甘地夫人被畫在畫布上,有人解釋說:「這不是普通的畫,總理被描繪成權力女神,她是印度之母的純粹化身,保護與滋養每一個印度人。」她沒有不被人民所愛,被憎恨的原因是因權力蒙蔽了她的心所做出的錯誤決策。
當獄中的反對派面對當時的情況感到無力感時,賈亞普拉卡什納拉揚說:「這是怎樣的漫漫長夜,看不到曙光,誰能想到有一天民主會像這般窒息,發出抗議的每一個聲音都可能被無情地摧毀。僅存一個聲音,她無法消滅的聲音,就是她的良知。」擁有權力者再怎麼腐敗,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內心的「良知」,總是會出現提醒。就如,在畫展中,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對她說:「當妳能分辨阿諛奉承之語,妳就會開始尋找真理。永遠不會太晚。」即使甘地夫人當場婉拒他的勸告,哲學家仍很有智慧地說:「有人開口請求建議,有人......用眼神。」這意味著,她的「良知」漸漸覺醒了。
果不其然,劇情開始出現一些轉折,甘地夫人在惡夢中以及在鏡子中看見自己的容貌像鬼一樣,良知的覺醒讓她意識到自己所作所為是邪惡的。於是,她去找哲學家尋求智慧的開導。她說:「我覺得我正在騎一隻狠毒受驚的動物,如果我試著下來,牠會吞喫我。」而哲學家回答說:「英迪拉,妳必須履行妳的責任,現在國家像個孤兒,乾淨的道路,公車與火車準時發車,不足以讓人民感到安全與自由。妳跟妳兒子掌控著媒體,人民不敢發聲,妳禁聲大家,這國家的人民相信妳、仰賴妳,妳必須不負眾望,英迪拉。因為印度是英迪拉,而英迪拉是印度。」最終,她解除了「緊急狀態」,並重新舉行大選,即使落敗了,也被秋後算帳,她卻甘之如飴。
權力理應是為人服務,而非捍衛自身利益的工具,然而,人性軟弱總是錯誤使用權力。甘地夫人一生為了印度人民付出她的歲月,卻仍無法抵抗權力的誘惑而做出錯誤的決策。她似乎就像一隻猛獸,不斷地讓人民受傷,也傷害了她一生所愛的印度。然而,「良知」卻提醒了她,讓她願意改變。就如賈亞普拉卡什納拉揚再退出政壇之後,對她說:「當一個人為他們的行為真心悔改,等於就是重生......。」
這部電影讓我們對台灣政治的紛紛擾擾有了既視感,某些政客透過人民給予的權力卻傷害了國家的制度與人民。他們必須要面對自己的「良知」,好好運用權力來為國家、人民做事。教會的牧者、長執同工更是如此,信仰告訴我們,所擁有的權力是上帝賦予我們的,必須使用在為福音事工以及教會發展。這部電影更不斷提醒我個人,擔任教會的牧師以及中會的幹部,應該使用各種權力來榮神益人。
甘地夫人出生在一個政治世家,在一次她與祖父的對話中談到權力,祖父告訴她說:「有權力的人就是統治者...最偉大的統治者是能克服巨大的障礙的人。」這似乎影響了她的一生,讓她站上印度政治極高權力者~總理的地位,並讓她在印巴戰爭中,即使巴基斯坦獲得美國的支持,仍展現了偉大統治者的風範,讓印度打贏一場漂亮的戰爭。
不過,一旦拿到了權力,就必須要小心運用。就如甘地夫人在「緊急狀態」時期,為了掌握權力,大規模地抓拿反對派,拘禁人數超過一百萬人。反對派政治人物賈亞普拉卡什納拉揚,在獄中寫信給她說:「我們都能看見,你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坐在老虎身上,而且不是一般的老虎,這是一隻兇猛且可怕的老虎,其滔天怒吼在全世界迴盪。這隻老虎今天吞食了印度的民主,將來你不再駕馭牠......小心,這隻老虎也可能吞食妳。」這隻老虎,象徵著「權力」,一旦放任牠恣意妄為時,最終,受傷害的不只是人民、制度,更可能傷害她自己。
即使,從小照顧她的普普爾夫人去勸告她,並告訴她一個事實:「民眾對你的憎恨正在累積。」她還說:「憎恨?我在這個國家獲得什麼?」一直以來,她為了這個國家付出了所有的時間和心力,這是事實,也是毋庸置疑的.她無法理解人民的憎恨是可以理解的。當時,印度人民並不是對她不感恩,在一幅畫作中,甘地夫人被畫在畫布上,有人解釋說:「這不是普通的畫,總理被描繪成權力女神,她是印度之母的純粹化身,保護與滋養每一個印度人。」她沒有不被人民所愛,被憎恨的原因是因權力蒙蔽了她的心所做出的錯誤決策。
當獄中的反對派面對當時的情況感到無力感時,賈亞普拉卡什納拉揚說:「這是怎樣的漫漫長夜,看不到曙光,誰能想到有一天民主會像這般窒息,發出抗議的每一個聲音都可能被無情地摧毀。僅存一個聲音,她無法消滅的聲音,就是她的良知。」擁有權力者再怎麼腐敗,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內心的「良知」,總是會出現提醒。就如,在畫展中,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對她說:「當妳能分辨阿諛奉承之語,妳就會開始尋找真理。永遠不會太晚。」即使甘地夫人當場婉拒他的勸告,哲學家仍很有智慧地說:「有人開口請求建議,有人......用眼神。」這意味著,她的「良知」漸漸覺醒了。
果不其然,劇情開始出現一些轉折,甘地夫人在惡夢中以及在鏡子中看見自己的容貌像鬼一樣,良知的覺醒讓她意識到自己所作所為是邪惡的。於是,她去找哲學家尋求智慧的開導。她說:「我覺得我正在騎一隻狠毒受驚的動物,如果我試著下來,牠會吞喫我。」而哲學家回答說:「英迪拉,妳必須履行妳的責任,現在國家像個孤兒,乾淨的道路,公車與火車準時發車,不足以讓人民感到安全與自由。妳跟妳兒子掌控著媒體,人民不敢發聲,妳禁聲大家,這國家的人民相信妳、仰賴妳,妳必須不負眾望,英迪拉。因為印度是英迪拉,而英迪拉是印度。」最終,她解除了「緊急狀態」,並重新舉行大選,即使落敗了,也被秋後算帳,她卻甘之如飴。
權力理應是為人服務,而非捍衛自身利益的工具,然而,人性軟弱總是錯誤使用權力。甘地夫人一生為了印度人民付出她的歲月,卻仍無法抵抗權力的誘惑而做出錯誤的決策。她似乎就像一隻猛獸,不斷地讓人民受傷,也傷害了她一生所愛的印度。然而,「良知」卻提醒了她,讓她願意改變。就如賈亞普拉卡什納拉揚再退出政壇之後,對她說:「當一個人為他們的行為真心悔改,等於就是重生......。」
這部電影讓我們對台灣政治的紛紛擾擾有了既視感,某些政客透過人民給予的權力卻傷害了國家的制度與人民。他們必須要面對自己的「良知」,好好運用權力來為國家、人民做事。教會的牧者、長執同工更是如此,信仰告訴我們,所擁有的權力是上帝賦予我們的,必須使用在為福音事工以及教會發展。這部電影更不斷提醒我個人,擔任教會的牧師以及中會的幹部,應該使用各種權力來榮神益人。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