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的感謝,好多的學習/李宜樺

說起兒少營的服事,其實我直到2017年才第一次參與兒少營,當時挑了最簡單的工作──下午1點開始會前30分鐘在副堂照顧小孩。因為有些小孩是帶著午餐來報到的,記得我還幫忙倒水、遞紙巾。連著兩年的夏天我都是利用午休時間來幫忙會前照顧。到了2019年,碧玉長老和玲華姊帶著我到大潤發逛了一圈,讓我學習以往姊妹團契採買點心飲料的經驗,也是從那一年開始就讓我接手採買點心的工作了。

而今年倒是有了新挑戰──全日的營隊活動需要上午點心、午餐、下午點心。午餐是最傷腦筋的,因為營養師建議「每人要一份佐餐的蔬菜」!不過,當我安排好要提供的「菜色」後,發現我全然不知道150人一起吃午餐要配多少顆花椰菜(腦海中只記得我家常常兩個人吃掉一顆),我記得我還傳菜單給姊契的惠弦會長幫忙思考該如何採買,還好營養師說:「一人給70克就好了喔!」這句話讓我放心不少,後續就只要應付採買和上菜。

這次兒少營午餐得以順利供餐上菜,真是仰賴了姊妹團契好多的協助,營隊開始的第一天,她們早上9:30就來廚房報到,而且一開始就很有默契又非常有次序地先打掃廚房及清洗流理台,規劃出完善的作業動線,看著她們從洗菜、切菜、燒水、下鍋、調味、盛裝,到一碗碗蔬菜壯觀地排滿桌面再分發各教室,每一個環節都好仔細地分工合作。回顧五天以來這麼辛勤又有效率的姊契同工們來「上菜」的身影,真的感受到「有活力的阿媽最美麗」。

兒少營的第二天出現一位要特別留意的同學,老師們也討論了一些因應措施來確保外出參訪一切平順。週三參訪的時候,我被安排要協助照顧這位同學,其實我沒有信心,一來我沒有養育小孩的經驗,二來我更沒有教學經驗,好在同行的有好幾位專業的老師和資深的父母,必要時有他們會協助。所以當我們在永樂市場參觀偶戲展的時候,我主動去陪著這位同學寫學習單,當我和他一起蹲在地上做答時才發現他寫字好端正,而且描畫布袋戲偶的筆觸和線條也好用心好細緻,我對他說:「你寫字好好看喔!」他一邊開心靦腆地笑,一邊繼續描畫著戲偶,我心想只要適度地誇獎讚美他應該沒錯,突然有個同學指著他們三個人的學習單問:「老師,妳覺得誰畫得最好?」我說:「你們畫得都很好」,他又問:「那是誰最好啊?」,這時再怎麼沒有教學經驗的我也料到現在的小孩不能得罪,所以我擠出「你們各有特色」這句話,再強調一下:「你們都畫得很棒,一個是線條圓潤、一個線條有力、另一個是線條細緻,你們能畫得各有特色真是太厲害了!」還好他們沒再追問,我們也很順利完成參訪學習。

最近偶爾會想起那一週的種種,儘管我沒有小孩,但在這次營隊活動中卻有了帶100個小孩出門的體驗;我不擅廚藝,但是有姊契同工、幹事及弟兄姊妹們集思廣益幫助我完成兒少營的餐點安排。而在我對工作職場產生倦怠的時候,上帝讓我得以抽身參與了兒少營的服事,讓我可以緩口氣、轉移注意力,雖然在兒少營待一天的時間比上班還長,雖然每天穿梭禮拜堂和教育館之間的腳步數比工作時多很多,但是忙得很暢快。

感謝有人帶我來教會、感謝有人邀我服事、感謝有人邀我學習不一樣及更多樣的服事,更感謝上帝這一連串奇妙的安排。

有了這一次完整一週的體驗,我很有信心地邀請長執同工、弟兄姊妹們一起來參與兒少營,不論是教學、餐飲、外出參訪都能有和以往服事不一樣的收穫。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