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歷史意義

今年是馬雅各醫師來台160週年紀念(1865-2025),緬懷這位以醫療作為傳道媒介的先鋒,誠然具有意義。他以醫療看診為大門,將信仰的種子播進這片語言與文化全然陌生的土地。從打狗港到台灣府;從平地到山區,他建立的不只是醫館與教會,更是一條人與人、身與心、信仰與文化之間相連的路徑。他所展開的工作,為基督教會奠下根基,也改變台灣社會對醫療與教育的觀念。馬雅各雖然在台灣前後只有八年,但他所傳揚的上帝之愛,至今仍在發芽開花。

[閱讀全文]

願作世上的光/林孟鴻

「一切美好的賞賜及一切完全的恩賜是對天頂光明的源頭所賜。」雅各書1:17a)

七七歌仔戲團成立將近十年,首次在台北東門教會的禮拜中服事,於主日透過音樂分享中元節期平安的好消息。我們用最真摯的音樂,在主日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為大家分享中元節期平安的好消息!感謝中和教會聖歌隊和七七有志們,用美妙的歌聲與我們一同共襄盛舉;也謝謝教會的兄姊們,熱情邀請了近三百名親朋好友及鄰居來參加,現場座無虛席!線上直播觀看人次至今已累積了超過五百人,實在感謝主!

[閱讀全文]

平安福音主日服事後記/蔣茉春

《春分過,月圓彼一工》是七七歌仔戲團曾經演出的戲齣。這齣戲過去曾經公演,也花了很多時間排練。記得當初為了要演出陰府裡面的眾鬼,演員在場中四處移動,跑到暈頭轉向,幾乎記不得自己的定位。明明小鬼們應該在嬉鬧之中,抱著一絲離開陰府獲得救贖的期待,可是我們卻是氣喘吁吁,台詞和動作經常在不該出現的時刻出現。總是感謝上主憐憫我們的不足與軟弱,讓七七的成員逐漸累積經驗,也嘗試以中西樂器合奏結合歌仔戲曲,讓聽眾從在地文化的角度,再次回顧耶穌出死復活精彩的一生。

[閱讀全文]

平安渡中元/林孟鴻

表哥LINE我詢問他的祖母在嘉義公墓的地點,我問了家族長輩,得到了一個很明確的番號,也順道問了我自己的阿媽,結果得到的答案是當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只能草草埋葬,之後阿公也曾帶著我爸去找尋多次,可惜已經找不到了。適逢在中元期間,心中有種很難描述的滋味,如果以民間信仰來看,我那在戰爭中因為難產而過世的可憐阿媽,也算是孤魂野鬼了。感謝上帝,揀選我的家族在基督教剛傳入台灣時,即成為祂的子民,我的阿媽也一定在天堂的祖家享受主的恩惠。

[閱讀全文]

好多的感謝,好多的學習/李宜樺

說起兒少營的服事,其實我直到2017年才第一次參與兒少營,當時挑了最簡單的工作──下午1點開始會前30分鐘在副堂照顧小孩。因為有些小孩是帶著午餐來報到的,記得我還幫忙倒水、遞紙巾。連著兩年的夏天我都是利用午休時間來幫忙會前照顧。到了2019年,碧玉長老和玲華姊帶著我到大潤發逛了一圈,讓我學習以往姊妹團契採買點心飲料的經驗,也是從那一年開始就讓我接手採買點心的工作了。

[閱讀全文]

林瑞隆牧師出生成長於基隆和平島,從小傍海而居,一生熱愛大海。他的母會是基隆正濱教會。大學期間對哲學產生濃厚興趣,於東吳大學法律系畢業後,進入台灣神學院完成道學碩士。自此一生沉浸於神學及哲學領域,樂此不疲,別人讀來頭昏腦脹的書籍是他工作之餘最大的休閒樂趣。

[閱讀全文]

一起來讀台灣話聖詩、聖經吧!/群組管理員

循著外國傳教師們的腳蹤,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開拓地的母語。相信,當年耶穌和地上的父母親溝通使用的也是母語。無從得知使徒們傳道時用的是甚麼語言,就現在有那麼多版本的聖經,以及各種語言的禮拜。合理推測,為了讓人可以了解深奧的福音,當年傳道時應該是使用當地日常生活的語言。

[閱讀全文]

相遇有時/林孟鴻

三年前,七七想以耶穌腳蹤為主軸,構想以在台宣教師所做的事工,寫成戲劇來演出。剛開始要啟動收集資料時,有幸地得到門諾醫院提供了大量有關薄柔纜醫師及其醫療宣教團隊的資料,即以此作為此系列的開端,編寫了《一世人你佇我心內》,並於2023年9月23日在台北南海劇場首演,二年來,已經演出四場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