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25-10-25 18:14				
			   
			  
				
					「週三查經班」查考使徒行傳已經漸漸進入尾聲,在使徒行傳二十章中,保羅即將結束第三次的宣教旅程。此時,我們看見一幅動人的畫面,那就是保羅在米利都與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告別。與許多舊約偉大的領導者譬如摩西、約書亞一樣都有臨別贈言,提醒他們應該在信仰上、生活上如何活出與上帝同在、敬虔的生活。保羅在臨別時也發表了演說,提醒身為以弗所教會領導者的他們應該培養的特質。而這也成為我們省思自己,我們所期待教會領導者的特質違和?若我們身為教會的領導者~牧者、長執或同工,該如何培養這些特質呢?|
[閱讀全文]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25-10-18 20:38				
			   
			  
				
					根據使徒行傳第19章的記載,保羅在以弗所的宣教遇到一些麻煩,其中有猶太人反對他,更有銀匠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而引起的大暴動。在以弗所的銀匠是以「製造銀質的亞底米女神廟模型為業」(徒19︰24),他們害怕當保羅的福音廣傳,許多以弗所人信主,就不拜亞底米女神,讓他們所製造的神廟模型(神龕)乏人問津,導致影響他們的經濟。(徒19︰27)這種將自己本身經濟利益與宗教連結在一起,往往會讓宗教的本質遭受到扭曲。
[閱讀全文]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25-10-11 21:03				
			   
			  
				
					當教會內部發生了一些紛爭、衝突,總是讓我們感到憂心,若衝突擴大時,更可能讓我們感到心碎。有人選擇離開,轉換到其他教會,甚或有人就離開基督信仰,有人感到傷心而流淚禱告,祈求上帝憐憫。無論如何,總是會暗自問自己「這是我認識的教會嗎?我所委身的教會為何變得如此呢?」確實,原本應該充滿愛的信仰群體,卻可能因為其中有不同的觀點,或對教會所決定的是有不同的意見,互相抱怨、彼此攻擊,不只失去了愛,更可能帶來彼此的怨懟、仇恨。
[閱讀全文]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25-10-04 18:11				
			   
			  
				
					我們每一個人在做決定的時候,心裡總有一把「尺」。這把尺,是我們判斷事情、衡量價值、選擇方向的標準。有人用權力當尺,有人以金錢為尺,有人看重人情關係,還有人把上帝的旨意作為最終的準則。這一把尺,不但影響我們當下的抉擇,更會左右我們的人生結局。《士師記》第9章亞比米勒的故事,正是一面鏡子。亞比米勒、示劍人、以及約坦寓言中的樹木,各自心中都有一把尺。他們的選擇帶來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閱讀全文]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25-09-29 11:40				
			   
			  
				
					2022年土耳其電影《爸爸的小提琴》是一部溫馨感人的電影,在這部電影的介紹中,寫著「這個孤兒與她事業有成但情感冷漠的小提琴家叔叔,在共同經歷喪親之痛後,以音樂為橋樑,建立起一段情誼。」這部電影一直都是我的觀看口袋名單,卻因怕挑動四年前父親蒙主恩召的情緒而卻步。
[閱讀全文]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25-09-20 16:37				
			   
			  
				
					在週三《使徒行傳》查經班中,這週查考到一段耐人尋味的經文,那就在使徒行傳18:1-5中,談論到保羅在哥林多的宣教,一開始他是以「製作帳篷」為業。保羅「製作帳篷」是許多基督徒對他的印象,甚至誤以為他整個宣教過程中都是自給自足的。其實,這樣印象並不是十分正確的。從聖經的記載,大概只有在帖撒羅尼迦(帖前2︰9)、以弗所(徒20︰33-34)以及哥林多(徒18︰3)三個地方宣教的時候,他才透過製作帳篷為生。
[閱讀全文]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25-09-13 21:56				
			   
			  
				
					前幾個月,網路傳出關於「2025年7月日本會發生大地震」的預言。這個預言主要源自於日本漫畫家龍樹諒的漫畫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作者在漫畫中描述自己夢到2025年7月左右將會有一場大地震,帶來極大的災害。一般來說,漫畫所描述的故事都會被認知是作者的創作,並不會當真。而這個預言卻透過網路的不斷傳播,不斷地以訛傳訛,居然開始有人相信。這帶給日本政府極大的困擾,因為日本觀光業立刻受到衝擊,許多人不敢前往日本旅遊。即使,日本政府出面闢謠,卻仍無法翻轉這樣的情況。
[閱讀全文]
 
			
				 
				
							   
			 
					
			  
				
				
								
				
				  作者:東門教會 日期:2025-09-06 16:57				
			   
			  
				
					當我們對某些人或某些事存著懷疑的心時,往往是因為我們內心已經形成了某種「偏見」。這些偏見就像一道無形的牆,阻礙我們產生真正的信任感。想像一下,在生活中面對一位經常說謊的人,有一天他確實說了實話,但我們早就已經築起「他一定在說謊」的偏見之牆。這道牆阻礙了我們對他的信任,除非他讓我們感受到他生命已經悔改,不再活在過去的生命,否則這道「偏見之牆」是很難打破的。試想想,這樣的「偏見」也常常成為讓我們無法重新認識一個人或一些事情的阻礙。或許,這個人早就改變,只是因為我們的偏見,導致對他「成見」太深,無法很快地察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