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除掉讓人遠離上帝的「罪」

對基督徒來說,傳福音是一件必要卻又是相當困難的事,特別是,當我們一想到要向不信主的人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就開始退卻。即使這是我們堅信的真理,卻無法抵擋別人無法理解,明明自己沒有犯法律上的罪,個人的道德也沒有可以挑惕的,為什麼還硬要人承認自己是有罪的呢?

[閱讀全文]

每個人都需要恩典

今年,包括初一的新春感恩禮拜以及初二的主日,我都用新的一年,反省自己的角度分享。初一,用「新的心,新的靈」作為主題,期待每位兄姊,可以讓上帝為我們造一個新的心,讓祂的靈進入我們的心中,好讓我們面對各樣的困難和挑戰,以及各種不同的錯誤行為,新的一年,可以有嶄新的一面,並且領受上帝的恩典;初二,用「改變形象顯明榮光」作為主題,期待每個人在跟隨上帝道路上,將自己的軟弱與欠缺獻在上帝面前,透過基督耶穌的恩典,改變自己的形象,持續除舊佈新活出新的生命,好顯明上帝榮光。

[閱讀全文]

新的開始

人們總是用各種方式來慶祝舊的一年的結束,新的一年的開始。就好像,農曆除夕,台灣人總是習慣回到自己的家,吃個年夜飯。但是,隨著時代的轉變,除夕夜未必和家人一起過,有人可能要工作,有人去旅行,也有人什麼都不做,安安靜靜地度過了除夕。在生活上,無論選擇怎樣度過新舊年的轉換,在信仰上,我們卻要趁這個轉換的時間,回顧舊的一年,上帝賞賜所有一切的成功與豐盛,不過,也藉著一切不完美的事情,讓我們看到祂的憐憫與赦罪的恩典。

[閱讀全文]

不要競爭只要愛

當加爾文提出「物競天擇」的觀點之後,「競爭」似乎是所有受造物的本能,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只能讓自己更有優勢活下去。在人類的世界中,「競爭」似乎成了自然法則,好像為了活下去,一定要贏過其他人。就如《耶穌比宗教大》一書中的第四章〈宗教製造敵人/耶穌帶來友誼〉,提到「我們都學了製造敵人,也都學會了捍衛自己、把自己放在別人之上,隨時隨地都想找機會跟別人鬥上一場。」

[閱讀全文]

關於近日網紅節目引發歧視爭議之觀點

近日,網紅節目《賀瓏夜夜秀》惹起歧視身障者的言論爭議。起因是這個節目邀請中國媒體人王志安訪談,訪談過程中,談到王志安對於台灣民主選舉的觀察與觀點。他評論選舉造勢場合,他認為各黨舉辦造勢就和演唱會或做綜藝節目......等同樣都只是一場「秀」。其中,舉例民進黨的造勢場合,把「殘疾人」(中國對「身心障礙者」的稱呼)推上去是煽情的,並且用很輕蔑的言語與動作模仿「殘疾人」。王志安所稱的「殘疾人」,就是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陳俊翰律師,他是位研究法律的學者,也是罹患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患者,全身只有嘴巴和眼睛能活動。當影片一上架,引起多方的討論與撻伐,最後,幾乎不分黨派都發表聲明譴責這樣的歧視言論。

[閱讀全文]

當我們向人傳福音或只是介紹基督信仰的時候,總是會有人說「每個宗教都是一樣的,都是勸人向善。」其實,若是我們遇到其他宗教的人向我們宣揚他們所信的,有時也會用同一句話回答。其實,除非真的信所有宗教都是一樣,否則,這句話只是避免衝突,或者對自己所信的不太清楚。在長老教會中,有許多人都是從小就有教會生活,參加主日學、青少年團契;長大之後,有人離開教會一陣子,後來才選擇回到教會。從信仰的角度,身為好幾代的基督徒是幸福的,因為很早就接觸信仰,對於聖經故事或教導也有很好的基礎。不過,有時候,這也成為缺點,因為常常處在似懂非懂的情況,卻誤以為自己真正了解所信的。

[閱讀全文]

《縫補靈魂的天使》觀後感

很久沒有好好看一場電影了!這次看的電影是2022年的電影《縫補靈魂的天使》,Netflix介紹這部電影「在這部鼓舞人心的劇情片,一個農夫愛上了有著悲慘過往的女子。」這部電影是改編1991年與電影同名的經典愛情小說,電影背景是設定在1850年代,美國加州淘金夢盛行的時代。看似很平凡的愛情故事中,卻有著如同聖經何西阿書中的先知何西阿與太太歌蔑的愛情故事。

[閱讀全文]

一起來讀〈約翰福音〉

目前,東門教會與查經有關的聚會有三個,一個「華語主題式查經」,一個為「週間查經班~以賽亞書」,另外一個為「成人主日學~羅馬書」,盼望各位兄姊按照自己的需求與時間的安排,參與這三個與查經相關的聚會。而主日禮拜前的「成人主日學」所查考的〈羅馬書〉,即將查考完畢。在下週,將會開始查考〈約翰福音〉。在約翰福音書中,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內容,譬如迦拿的婚宴、井邊的婦人、耶穌是好牧人的比喻,有許多都是我們在主日學時期聽過的故事。即使如此,約翰福音並不是那麼容易理解。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