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流言」不再「傳」

前幾個月,網路傳出關於「2025年7月日本會發生大地震」的預言。這個預言主要源自於日本漫畫家龍樹諒的漫畫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作者在漫畫中描述自己夢到2025年7月左右將會有一場大地震,帶來極大的災害。一般來說,漫畫所描述的故事都會被認知是作者的創作,並不會當真。而這個預言卻透過網路的不斷傳播,不斷地以訛傳訛,居然開始有人相信。這帶給日本政府極大的困擾,因為日本觀光業立刻受到衝擊,許多人不敢前往日本旅遊。即使,日本政府出面闢謠,卻仍無法翻轉這樣的情況。

[閱讀全文]

突破偏見

當我們對某些人或某些事存著懷疑的心時,往往是因為我們內心已經形成了某種「偏見」。這些偏見就像一道無形的牆,阻礙我們產生真正的信任感。想像一下,在生活中面對一位經常說謊的人,有一天他確實說了實話,但我們早就已經築起「他一定在說謊」的偏見之牆。這道牆阻礙了我們對他的信任,除非他讓我們感受到他生命已經悔改,不再活在過去的生命,否則這道「偏見之牆」是很難打破的。試想想,這樣的「偏見」也常常成為讓我們無法重新認識一個人或一些事情的阻礙。或許,這個人早就改變,只是因為我們的偏見,導致對他「成見」太深,無法很快地察覺。

[閱讀全文]

未來牧會展望

在六月的小會中,透過投票確認了主任牧師的續任案,首先,感謝上帝的帶領與恩典,在四年前經由小會的邀請以及會員和會的監選,讓我成為台北東門教會第八任牧師。再來,感謝許多長執兄姊的愛戴,讓我經歷這三年多的牧會生活,容許我可以慢慢成長,並且帶領教會繼續往未來邁進。或許,在牧會過程中,因著我的軟弱與不足,傷害到某些人,也特別用這個機會向他們說抱歉,盼望在主裡能夠被饒恕。

[閱讀全文]

面對異端

本週三《使徒行傳》查經班,有一位新來的姊妹參加,她是我曾經牧養的日月潭教會的青年。在查經班後,與她聊天,並且關心她近來信仰的景況。過去,學生時代的她也曾經來東門教會參加查經班,而這次選擇再次回來參加。這次回來的一個動機,就是最近她參加一個朋友相約的小組,在聚會時,小組組長似乎對聖經很熟,但其所分享的信息,以及對參加的人所發問的問題,卻又好像一直不斷挑戰原本的信仰觀點。在參加完之後,她感覺不太對勁,於是趕緊退出原本加入的群組,並省思自己身為基督徒對聖經的不了解,差一點被「異端」欺騙,決定回來東門教會參加查經班。

[閱讀全文]

到我們為止~ 電影《到我們為止》觀後感

在Netflix中,有一部2024美國電影《到我們為止》(It ends with us),劇情看似為愛情片,實際上卻是探討「家庭暴力」議題的電影。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將沈重的社會議題,透過愛情片的敘述手法,不過於沉悶,成功地討論如何破除「家庭暴力」不斷循環的問題。

[閱讀全文]

成為願意不斷反省的人~ 約拿書第四章雜記

許多基督徒對於約拿書的故事都很熟悉,知道約拿是一位逃跑的先知,在上帝呼召他去尼尼微城宣講審判的信息時,他卻逃走了。而逃跑的下場,就是在海上遇到大風浪,被丟在海裡面,最後被吞進大魚肚子裡三天三夜。經過了約拿看似虔誠的禱告,最後被吐回陸地上。即使經歷了這些遭遇,約拿仍無法逃避上帝對他的呼召,他只好去尼尼微城宣講信息,不過,他走不到三分之一的路程,卻發生了神跡,那就是被認為罪大惡極的尼尼微城人,居然包括尼尼微王,全城上上下下、男女老少,甚至包括動物都悔改。最後的結果,就是慈愛的上帝收回原本要毀壞尼尼微城的命令。

[閱讀全文]

半濡之心~ 韓劇《你的味道》第三集觀看感

韓劇《你的味道》是以「經營餐廳」作為主題的戲劇,劇情讓人可以輕鬆地觀看,不會有太多負擔。不過,這樣的劇情卻不代表沒有讓人可以討論的議題,編劇在其中放入了許多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各種議題,讓觀看者可以透過輕鬆的劇情來思考。

[閱讀全文]

教會是上帝的禮物~ 《土地神學》第五章讀書心得

對於舊約來說,土地是上帝所賞賜的,人只是管理者而已。而教會也是上帝所賞賜的,我們只是受上帝所託負責管理教會。

Brueggemann所著作的《土地神學》第五章〈從你弟兄中立一人〉中,開始談到以色列進入迦南地之後,他們生活在上帝所賞賜的土地上,他們開始思考要建立怎樣的制度來管理。從以色列的歷史來看,當他們離開埃及,在曠野流浪,最終定居在迦南地,這是上帝的「應許」實現的過程,也是從沒有土地進入擁有土地的生活;不過,後來,他們卻經歷了從擁有土地邁向失去土地的過程,也就是他們後來被擄到巴比倫。以色列被擄的原因,在許多的先知書中,都清楚地指向他們並沒有好好管理這塊土地。因此,如何正確管理土地是他們在迦南地的重要課題。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