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攝影教我的幾件事(二)/許大雄

隨拍隨看及時調
在這多變的時代,許多策略與方法的動態調整成為企業與個人的必然。我發現,在攝影更是如此。有次老師帶著大夥到高雄外拍國慶煙火。第一次夜拍,又是拍那一閃即逝的煙火(整個過程不到五分鐘),當然是手忙腳亂。我犯的最大錯誤是,為了怕錯過美景,只管悶著頭拍,忘了檢查成果再適時調整(光圈、快門、ISO、角度、...等),結果拍了一堆過曝的成像,真是浪費了長途跋涉的時間體力付出。

[閱讀全文]

原住民的聖誕節/阿布思Abus Takisvilainan

上個禮拜天,原住民聚會有四十幾人參加北桃區六間原住民教會的聯合聖誕節,這六間教會包括新樹、新農、活石、活水、聯山、東門原聚,前五間教會每年都會舉辦聯合聖誕節,每年輪流由一間教會主辦,今年我們算是受邀參加,也是第二次參加這次的聯合聖誕節,算是這個組織的新朋友。

[閱讀全文]

攝影教我的幾件事(一)/許大雄

從攝影的門外漢(雖然之前完全沒這自覺)到稍稍入門,這一年多來的成長極為顯著。只要取出Before(學之前)與After(學之後)的成品,就可看出其中差異。而且,差異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更加明顯。我曾自問這期間學到了什麼,就KSA(Knowledge、Skill & Attitude)三方面來反思,實在不少。姑且,精簡言之了!

[閱讀全文]

禱告的故事之三/彼用 搭馬拉山

「不同性別的孩子對父母親的期待是不一樣的。男孩子會期待父親給予他多一點榜樣和肯定;而期待母親給予他多一點關愛和疼惜。女孩子則希望母親給她多一點榜樣和肯定;父親能給予她多一點關愛和疼惜。若一個男孩子缺乏父親的榜樣和肯定,他就不知道如何成為一個成熟的男人。若他缺乏母親的愛和關心,長大以後,他就不知道如何發展與異性的關係。」摘自為家庭祈禱手冊

[閱讀全文]

少契專欄-報佳音二三事/蔡慕昀

大家平安!我們是東門少契!今年十二月十四日星期六下午,我們將和大安少契合辦報佳音,除了讓契友們能親身體會傳福音的感覺,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能讓街上的人們感受到聖誕節耶穌誕生的感動,雖然這樣「快閃」的小小福音隊無法達成長遠的效果,但因著我們的一份熱情,至少能替寒冷的天多增加點溫暖的氣息!

[閱讀全文]

誰讓前人的熱血白流?(二)/劉漢鼎

我們今天重讀林肯總統的蓋茨堡演說:
「八十七年前,我們的祖先在這個大陸上創立了一個新國家,她孕育於自由之中,並奉獻於人類生而平等的主張。
現在,我們正進行一場偉大的內戰,它正考驗著這個國家或任何孕育於自由並為相同主張而奉獻的國家,是否能夠長久存在。我們聚集在這場戰爭中的一個偉大戰場上,我們前來此地要將這個戰場的一部分土地奉獻給為了國家的生存而犧牲生命的人們,作為最後安息之所。我們這樣做是完全恰當正確的。

[閱讀全文]

一份被退回的包裹/江淑文

今年十月中,新使者雜誌收到一封來信,收件人的地址是台灣某地區的郵政信箱。寄信人提到,他看到今年新使者的聖誕特刊「圓來是愛」,其中的見證文章讓他很感動,請我們再寄過去的聖誕特刊、新使者雜誌和有其他相關書籍的信息,並附上劃撥單及訂閱、付費方式,他會匯款過來。

[閱讀全文]

禱告的故事之二/彼用 搭馬拉山

『夫妻是從不同的原生家庭帶著各自的經驗和價值觀進入婚姻。因為對兩個沒有全然相同生命經歷的夫妻來說,若非上帝的愛與光照,是無法單靠自己的努力而深入體會對方的感受。優質的陪伴是指能聽懂對方的話語,瞭解對方內心的需要。若是聽不懂對方的需要,「祈禱」就會變成想要改變對方的工具;若能聽懂對方的需要,祈禱就會讓彼此更有力量。』摘自《為家庭祈禱手冊》。

[閱讀全文]